鱉溪堤段設施維修改善生態檢核作業

首頁 > 服務項目 > 工程生態檢核 > 鱉溪堤段設施維修改善生態檢核作業

背景說明 

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,該區地形為鱉溪流出小天祥峽谷後形成之河階平原,周遭地景以水梯田為主,周圍森林因海岸山脈地形陡峭而保留原始森林樣貌。鱉溪終年有水,但因灌溉取水需求及河床坡降較陡,過去在流域內興建超過20處人工構造物,產生諸多衍生問題。

據第九河川局109年出版之《鱉溪河川復育方案》描述該區域之縱向構造物功能「主要用於增加沿河土地使用,以及便於固定灌圳,在興建堤防之前也未曾淹過水,亦無河岸崩塌問題」,並提及「從1993年以來河道嚴重下切,至2017年最大下切達6.36公尺」、「擋土牆助長沿岸河床下切,植被亦無法生長」,故透過河道拋填塊石、排列石樑固床工並進行邊坡修正,以此做為河川復育計畫的開端。

生態資源盤點


盤點近年相關之文獻資料進行參考,並依照工程施作主要影響之自然環境類型,設定指標物種。

◤ 教育訓練


成立在地協力小組,並針對施工單位辦理教育訓練,說明生態檢核理念、工區指標物種、對應之棲息環境認識並實地操作移除入侵種植物銀合歡。 

◤ 生態保全標定


針對施工範圍內的原生大喬木、中華鱉重要棲地及天然大塊石進行標定,圍設保全,確保其在施工過程中不遭受擾動及破壞。

◤ 生態調查


針對施工範圍上中下游進行水域生物調查,以成果進行對照,評估施工前後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並記錄復原狀況。


◤ 環境監測


針對水質額外進行施工前中後的採樣及測量,並透過每天量測回報溪水濁度,確保溪流在施工過程中不因濁度過高導致生物窒息死亡

◤ 在地協力


定期現勘確認施工單位執行生態保育措施之狀況,並邀集豐南社區關心此工程之成員成立異常狀況通報協力小組,以利快速發現並現場緊急生態狀況。